【城事】“你女儿活了!”浦东专家助力马来西亚完成当地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
8月7日,吉隆坡,一位马来西亚父亲苏醒过来,来自中国上海浦东的医生夏强告诉他:“你的女儿菲卡活了!”
右为夏强
父亲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菲卡的母亲哽咽着说:“因为同样的病,菲卡的姐姐已经去世了;如果没有中国医生,菲卡也活不过一个月了。感谢夏强医生能来马来西亚为我们做手术,我们的命运改变了。”
从死神的怀抱中挣脱的菲卡,
可以跟夏强对话了
菲卡和姐姐患的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胆道闭锁,假如不进行肝移植手术,孩子等不到成年就会死于肝衰竭。
“肝移植手术我们马来西亚做不了,只能到欧美国家去做,很贵,我们做不起。”菲卡爸爸说,看着菲卡姐妹受苦,“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救救她们。”
2019年,菲卡10岁了。然而,两个孩子的病情都加重了,逐渐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迹象。“姐姐等不到供体(用于移植的健康肝脏组织)先走了,妹妹成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听说可以用父母的肝救孩子,我的心里立刻重新燃起了希望。”父亲决定捐肝实施活体肝移植手术,为仅有的这个孩子争取一线生机。
为了救孩子,他们住进了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简称马大医院UMMC)。不巧的是,术前准备期间,菲卡病情再次加重,全身状况非常差,无法脱离ICU的治疗。
马大医院院方和仁济医院儿童肝移植团队多次沟通,最终邀请夏强团队到马来西亚为患儿实施亲体移植手术,并面对面传授技艺。经过双方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医生们成功地从父亲身上切取了360克左半肝移植给了患儿,手术顺利完成。
紧接着,8月7日,中马医疗团队再度合作,完成当地第二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受体与供体分别是一名1岁男孩和他的母亲。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手术上海肝移植团队主动转到配合手术的位置。
8月9日下午,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马来亚大学副校长凯米拉教授说,相比去海外就医,当地手术的总费用有望下降50%以上,这是中马两国在医疗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院长卡玛鲁教授表示,“此次肝移植手术的成功要感谢上海仁济医院的专家无私帮助和共享技术,感谢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让该技术移植到马来西亚成为可能。”
两地专家团队为这台手术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今年5月起,来自马来亚大学的16名医护人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完成为期1-4周不等的儿童肝移植技术的培训。
背 后 故 事
▽
东南亚国家儿童先天性胆道闭锁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
肝移植手术,发达国家基本都能做,然而费用很高,只有极少数富裕家庭有能力把孩子送去接受手术。
2006年,出现了一丝曙光:位于中国上海的仁济医院夏强团队探索出了一条儿童肝移植新路,费用大大下降,而且解决了供体缺乏的难题。
夏强介绍:人类的肝脏是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从健康的人身上切下来一小块肝脏组织,移植给需要肝移植的患者,就可以解决供体缺乏的难题。
自2006年起,仁济医院已经完成了1900多名孩子的肝移植手术。2019年5月,为一个出生仅80天的男婴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这个男孩也成为全国最小的肝移植接受者。2018年底,夏强领衔的团队完成肝移植总量已超过4400例,2011年起连续八年儿童肝移植年手术量居世界第一。
编辑:王雨濛
邮箱:pdxinwenchu@163.com
你在看吗?
